最近,“贵州”这个名字在朋友圈里越来越频出:瀑布雾气、苗族歌舞、地质奇观……与此同时,贵州也以18°C至 28 °C”间的凉爽夏天成为许多人避暑之选。
由贵州旅游局与芒果传媒联合发起的“多彩贵州”媒体体验活动,邀请多家媒体沿山水、人文、地质与美食的路径,深入贵州,捕捉这片土地的底色与温度。这是一次让人放慢脚步、感受深度的旅程。
Advertisement
以下是以黄果树 → 青云市集 → 千户苗寨 → 黔灵山 → 甲秀楼 → 地质文化博物馆 为主线的 5 天 4 夜旅程提案,既能赏景,也能品味当地文化与饮食特色。
路线安排 & 打卡亮点
Day 1 | 抵达 → 入住 → 初探城市脉搏
• 抵贵阳后安顿住宿,让旅途疲惫缓一缓。
• 傍晚可前往青云市集(青云路步行街),感受城市夜生活与文创氛围:这里汇聚了许多设计小物、地方饰品与手工创意,对想带手信回家的旅人非常友好。夜色灯火间的热闹与温度,为旅程添一笔城中情怀。


Day 2 | 瀑布震撼 → 山水之间
• 一早前往黄果树瀑布,体验其磅礴气势。这座被誉为“亚洲第一大瀑布”的景点,高约 77.8 米、宽约 101 米,瀑声如雷、水雾弥漫,极具视觉冲击力。
• 午后返回贵阳 / 中转至下一个目的地,途中或可安排休息与地方小镇走访。

Day 3 | 走进苗寨 → 夜色歌舞
• 抵达西江千户苗寨,这里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。传统的吊脚楼、小巷布置、梯田景致与民族风情交错,是体验民族文化的极佳地点。
• 在寨中可换上苗族服饰,参与银饰制作、织绣体验、民族祈福仪式等。入夜时还可观赏原生的苗族歌舞表演,让民族与空间融合成一种仪式感。


Day 4 | 山林静意 → 古楼夜色
• 回返贵阳,前往黔灵山公园:山林幽径、流泉古寺与苍翠林木构成一片城市“静界”。園中常见猕猴、鸟类等野生动物偶尔出没,为游览增添野趣。
• 午后或傍晚可登临甲秀楼。它屹立在南明河中央,浮玉桥、翠微园为配景,尤其夜幕降临时灯光映水,楼阁与河面交织出水岸古韵。

Day 5 | 地质阅卷 → 告别归程
• 前往 贵州地质文化博物馆(地质博物馆)。馆中以丰富的化石、矿物、岩石、地层展示为依托,辅以沙盘、声光电、多媒体互动,让地质演化与矿产脉络以可视方式呈现。
• 若时间允许,可在贵阳城中稍做停留,逛逛当地小巷或市集,买些特色手信,随后整理行李,踏上返程。

味觉篇|贵州味的层次与记忆
旅途中,几道特色美食值得用味觉记录这段山水之旅:
• 花溪王记牛肉粉:汤色乳白清香,由牛骨熬制而成;牛肉片与炖肉块共存,入口酥烂却不失嚼劲;米粉爽滑、略带弹性;配以酸菜、香葱、辣椒油等浇头,是贵阳早晨经典选项。
• 脆哨:以五花肉/肥肉熬制后炸至金黄酥脆,是贵州菜肴中常见的脆点装饰。将其撒在面饭、小吃中,脆香层次即刻跃起。

• 土豆饼 / 洋芋粑:当地方称“洋芋”的土豆被切丝或压泥调好后,现场煎炸至金黄,外脆内软,搭配辣酱或调料,成为街头巷尾常见的随性美食。

• 酸汤鱼:使用发酵米汤与番茄制成的酸汤作为锅底,配以黄辣丁、草鱼、魔芋、豆腐、木耳等,汤酸香扑鼻,鱼肉嫩滑。酸、辣、鲜的交互,在口中层层展开。
• 丝娃娃:薄米皮包裹各种蔬菜丝、豆芽、脆哨等食材,配以特色蘸汁。清爽、层次丰富,是旅途中一道轻盈又具参与感的风味小吃。

• 刺梨汁:贵州特产水果刺梨榨汁而成,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50倍,去到贵州一定要来一杯,清凉解暑还美容!

这些味道不仅供口腹之享,更在图文与视频里成为旅行叙事中的文化符号——吃的仪式感、地方质感与风味记忆。
小贴士 &旅行建议
• 出行时间建议安排在 春末到秋季(4–10 月),此时气候较适宜,也能避开部分雨季集中期• 贵州地形多为山地与高原,道路多弯坡,推荐选用包车或当地可靠交通,以减少换乘或步行疲惫• 各大景点尤其是黄果树、苗寨等可能存在游客限流或预约制度,建议提前购票 / 预约。• 贵州昼夜温差可能较大,切记携带轻便外套;高紫外线环境下防晒装备务必备齐(帽子、太阳镜、防晒霜等)。• 拍照器材:手机 + 可携带便携镜头或广角镜头。若爱好地理 / 科普,可带笔记本或录音设备做资料记录。
